
成都:新发展理念正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生动实践 目标引领方向 蓝图催人奋进
“成都高新区肩负‘东进南拓’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发挥先行先试效应,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转变,提升成都在全国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的竞争优势。”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介绍,高新区将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推动国际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天府软件园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将整合产业上下游链条,做好产业发展的‘窗口’服务,助力培育更多‘成都创造’领军企业。” 成都天府软件园园区党委书记张坤谈道。
成都,正深化创新创造,构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双轮驱动”的创新创造新格局,向着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目标迈进,让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步履,行进得更加笃定且沉稳。
【城乡统筹示范城市】
新增156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点位 打造统筹城乡4.0版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党代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发挥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的示范作用。
记者从成都市委统筹委获悉,围绕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成都市将以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形成改革示范;以集成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美丽新村建设等主要载体为突破,形成实践示范,打造统筹城乡4.0版,不断提升城乡融合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今年成都市将深化以下重点领域的改革: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突出“三资经营增收”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今年,新增156个改革点位,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经验,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成都农交所各类农村产权累计交易额超过602亿元。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搭建集信贷需求征集、支农政策集成、农业信息和农村金融产品发布、资金供需对接、信用信息汇集等功能为一体的“政银保企”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完善“农贷通”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规模,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累计额超过170亿元。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施行积分入户和条件准入双轨并行的落户政策,以居住证为载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深入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城乡居民均等享受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深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此外,还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结郫都区试点经验,在9个区(市)县试点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多种途径,形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性成果。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8%。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集成推进示范镇、美丽新村建设,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成都市将按照“全域规划、改革集成、整镇推进”的理念,打造一批“场镇优、农村美、产业强、治理好”的示范镇。集中打造51个遴选确定的示范镇,探索示范镇建设机制,以镇为单位全面落实“8+1+N”改革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推进美丽新村建设。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成都市将加快建设美丽新村,成片成带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全年新启动“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80个,新建成60个。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