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端上一碗鸡汤,但愿能治疗焦虑 最年轻的80后今年也已经29岁了
被生活如此踩在脸上,塞万提斯也没放弃写作。在将近60岁的时候,他终于发表了一个关于装模作样骑士的故事,从此进入人生最具创造性且最多产的时期。
还有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名字:雷·克罗克。他年轻时的大部分时间是个纸杯和奶昔搅拌器的推销员。后来在麦当劳兄弟开的汉堡店打工,坚信他们的经营模式能在全球取得成功,于是,接下来的20年,他将麦当劳打造成美国最成功的快餐店。“我是一夜成名。”克罗克曾自我调侃道,“但是30年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夜晚。”
塞万提斯在牢狱的日子,和克罗克日复一日做汉堡的日子,他们的焦虑应该一点不比我们少。
远的不说,再来看看“中小学生的噩梦”鲁迅先生。据统计,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有30多篇,他在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据最大的领土。中文系教科书中普遍认为,现代文学的开端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但很多人不知道,鲁迅是在37岁写的《狂人日记》,开始文学生涯。大家从课文《藤野先生》里得知,他在日本公费留学,25岁时突然弃医从文。
28岁终于回国当了教师,像胡适和徐志摩等人留洋归来都是担任了北大教授,而鲁迅只是杭州、浙江师范学堂的教师。而且鲁迅教的也不是文学或哲学课,而是生理学和化学。30岁的时候,鲁迅写了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文写的,但基本没引起什么反响。如果那时有网络,不知道鲁迅先生会不会成为吐槽生活不易、人间不值得的大V。
31岁到37岁,鲁迅成了当时教育部的一名公务员,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干的都是苦闷的活计。
直到37岁那年4月,鲁迅踩着新文化运动的尾巴,写下《狂人日记》。此时的鲁迅已经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二。
看了这些,不知道你的焦虑会否减轻一些。也许有人会反驳,谁谁谁,少年成才,谁谁谁,在30岁已经赚了多少亿。每个人都梦想成为马云,但他们没有看到稀有成功者最重要的运气、偶然性,以及他们背后的力量。
那些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觉得这辈子完了的年轻人,希望大家能对成功的定义更加多元。
王朔说希望她的女儿快快乐乐过完一生,不要她成功,他最恨这个词,“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们知道吗?”
今天给大家端上一碗鸡汤,但愿能治疗焦虑。不说了,我再去转一条锦鲤。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篇文章:暖心十月,美度慈善开启卓越“新”征程
- 下篇文章:成都与日本札幌签署友好交流备忘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