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广元市苍溪县:庭院十万家 喜种致富果
2021-03-11 23:54:5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老伴儿,再递把剪刀来!”前不久,王礼帮在自家院坝的核桃树下忙得不亦乐乎。除干枝、修枝丫……他忙得满头大汗,言语中透着喜悦,“明年一棵树又能多打40多斤核桃!”

王礼帮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岳东镇长岗村村民。年过六旬,外出务工不便,他便将自家房前屋后的地块拾掇出来种上核桃树,发展庭院经济。上世纪80年代,苍溪县便在农村推行小果园、小茶园、小鱼塘等建设,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增收效果明显。

“房前屋后种果子,美观又实惠。”陵江镇玉女村村民彭刚在院坝附近种植了不到两亩猕猴桃,2020年共卖了4万多元。

玉女村地处高山,以前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用水都要下山找。2015年,县里引水上山,村里家家户户种起了果蔬,庭院经济在高山上遍地开花。

发展庭院经济需要配套基础设施。苍溪县多措并举,推动一户村民有一口机压或电提卫生井,一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微水池,一条进出农居的硬化路等,并配套沼气池建设、改圈改厕改厨等,为“前庭后院,栽果种菜,鸟语花香”打下硬件基础。

“在前院的荒地建鸭棚,连通沼气池,既卫生又方便。”张福全是八庙镇志愿村的脱贫户,此前,中建二局扶贫干部陈继川帮张福全建起近300平方米的环保鸭棚,还捐了150只鸭苗,邀请技术人员指导其养殖。“帮扶干部建的鸭棚,正好可以利用政府修的沼气池处理粪污,照管方便,不费劳力。”如今,张福全依靠养鸭,年增收超1万元。

近年来,苍溪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全县共建成17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庭院经济依旧红火。“可别小看这房前屋后的一点土地。”河地镇琳琅村村支书杨嘉荣介绍,村里脱贫户有一半在房屋周围种猕猴桃,按每户半亩计算,每年能增收3000—5000元。

据统计,近5年来,苍溪县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猕猴桃,最多时一年有近5000亩。除了猕猴桃,农户还在庭院种雪梨、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作物,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我种的是红心猕猴桃,幼果期就在网上被人预订了,价格12元一斤,今年4000斤卖了近5万元。”云峰镇狮岭村村民张明述在庭院种植了近1亩猕猴桃,可观的收益让他很欣慰。

注入科技含量,庭院经济的含金量节节攀升。“这个避雨大棚防风防水,减少了病菌传播,降低了猕猴桃得病概率。”走进永宁镇兰池村村民王华斌家的庭院,只见一个个猕猴桃大棚整齐排列,“刚嫁接了新品种,明年收入会更高。”

创新五线棚架、无病毒苗容器等新型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达75%,种养殖业实用技术普及率超过9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面超过85%……苍溪县还制定了红心猕猴桃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将有机农产品认证推广至家家户户的庭院,使农产品质量可追溯覆盖率达到85%。

此外,当地多次邀请来自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等的专家团队,进一步规范庭院农作物栽培技术,提升庭院经济的技术水平。截至目前,苍溪县共有10万个户办庭院,促进脱贫户人均增收5500元以上。

本报记者 林治波 张 文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林治波 张 文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成都查处12家医美“黑诊所” 提醒:一定要注意区分普通美容与医疗美容
[上篇文章] 广汉市一个“警察世家”的家风故事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