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内蒙古“80后”王娜在西部乡村为36名幼儿“送”教育
2021-10-17 23:25:2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8个适龄儿童分两行蹲着,用小手认真地在一盆清水中洗小拖鞋,1个小朋友高声喊叫,脸上显现出无比快乐的模样;2个小朋友用力地在幼儿园楼道中擦地;1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最新画作进行展示。

16日,当王娜驱车赶到她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准格尔村创办的这所幼儿园时,看到这一幕,赶忙用手机拍摄下来。

图为王娜。 本人供图

这所幼儿园只有36名适龄儿童,令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幼儿园周边几乎被大大小小的煤矿所包围,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地打工者。

出生于1980年的王娜是标准的“80后”,3年前,她来这里洽谈业务,无意中看到一些孩子们无法像县城小朋友一样上幼儿园,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萌发了在煤矿周边建一所幼儿园的打算。

“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你知道的,办幼儿园可不挣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娜这样说。

说干就干,但一切并不顺利。

在过去的3年间,王娜的这一举动一度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认为她“有理想,但并不现实,硬往里砸钱也不是办法。”

图为王娜。 本人供图

王娜告诉记者,做教育是长线投资,更重要的是树人,我不能看着这些小朋友因为环境的原因,没有幼儿园可上,国家提倡教育资源均衡,我只是践行者之一。

幼儿家长王芳对记者证实说,在这里上幼儿园只是平价,但孩子们却在这里接受到国学、绘画、体育等与县城差不多的多元化教育。“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今年9月1日,王芳的女儿闫妙涵就上一年级了,这位小朋友在电话中为记者大声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时,王芳一个劲地说着,“作为外地打工人员,孩子享受到这么好的教育,压根没想到。”

王娜的此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热烈点赞。

准格尔召镇准格尔村支书张保小说,20世纪90年代,这里的大多数年轻人因外出打工,之前仅有的一家幼儿园无奈中断,2018年在王娜的张罗下,这里再次有了幼儿园。

“通过3年多的创办,实践证明,这所幼儿园教学非常好,解决了外地打工人孩子的幼儿入学难题。”张保小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这所幼儿园的创办非常有价值,希望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供暖期以来,王娜几乎每天都要驱车赶往这里询问孩子是否受冻,煤炭够不够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知道的,今年煤炭价格高,但这不是问题,花再多的钱,也要确保这里的孩子不能受冻。”王娜对记者如是表示。

对于创办幼儿园几年来的体会,王娜表示,“尽管与其他行业相比,办幼儿园可能更加辛苦一些,但看到孩子们读书识字,快乐成长,内心总是会泛起暖意。”

说完这句话后,这位看上去有点腼腆的“80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中新网鄂尔多斯10月17日电 题:内蒙古“80后”在西部乡村为36名幼儿“送”教育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李爱平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南方最低气温继续创新低 未来一周中东部气温持续偏低
[上篇文章]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