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馥郁茶香让就业“有滋有味”
2021-12-04 16:20:47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鼓励毕业生走上街头向陌生人奉茶,锻炼其融入社会的本领;培训茶农田间管理和制茶工艺,提升就业能力;企事业单位员工学习传统文化,为本职工作锦上添花,以及留学生传播茶文化忆乡愁;身着唐装的少儿诵读《茶经》,感受“廉、美、和、敬”的茶德……

这样的茶艺课,徐文霞推广了十多年。出生在茶乡福建的她日日饮茶,二十岁左右时,从东南沿海城市跨越二千多公里路程,到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求学,行囊中少不了的当然是这份故乡茶。

没想到,临近毕业的徐文霞决定留在兰州做茶生意,以茶商为起点,近乎二十年时间里,徐文霞从日常饮茶,到以茶为媒介,根植于甘肃文化,教授数千名学徒掌握茶技能,传承茶文化,并于2020年由甘肃省人社厅获批挂牌“徐文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甘肃省首个茶学方面的大师工作室。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徐文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步行通往会客厅的走廊里,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种类茶叶的标准样本,以及全国各省份产茶分布图。该工作室具备课桌式、场景式培训教室;接待体验;产品展览;茶文化展示;共享茶室等,占地近400平方米。

图为徐文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收集展示的茶叶标准样本。 张婧 摄

潺潺琴音,幽幽茶香。温杯、投茶,氤氲水雾中,水落茶香出,分盏待客,入喉陈香醇厚……徐文霞告诉记者,她在经营茶庄生意的时候,发现很多顾客不懂茶,明明是同款茶叶,买回家却泡不出该有的味道,还以为是老板调包。于是,她萌生了茶艺培训的想法。

鉴茶、赏茶、泡茶……徐文霞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通过“传、帮、带”传承工匠精神,拓展评价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能竞赛、就业服务等功能,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

徐文霞教授过的学生涉足各行各业,尤其在甘肃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景下,境内有越来越多的茶艺爱好者培训后,成为茶艺师收入翻番,甚至有客栈老板,打着茶艺表演和茶文化展示的揽客招牌。

但在徐文霞看来,学习茶艺,不一定直接从事于茶相关行业。茶学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展现,首先提升自身修养,其次是拥有就业中的“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或成为脱颖而出的加分项。

在此期间,徐文霞在项目补助资金,传承平台搭建,特色宣传活动,关怀关爱政策等方面,均受到甘肃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据悉,这是甘肃官方结合当地实际,为该省确立的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安排部署的服务工作之一,即每半年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一次上门服务,每季度跟进一次政策落实情况,每年搭建一个传承平台,每年开展一次特色宣传活动。

甘肃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史永斌介绍说,此举将了解掌握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今年,甘肃还提出设立“技能大师之家”,以“传承、交流、创新、发展”为主题,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建设一个交流沟通、技艺切磋、技能展示平台,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推进“技能甘肃”建设。中新网兰州12月4日电 (张婧)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张婧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南宁地铁5号试乘体验活动在狮山公园站举行 智能设备令车站更“聪明”
[上篇文章] 中国最东高铁牡佳高铁今起发售车票 设计时速250公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