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杭州市桐庐县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
2022-07-07 23:53:1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记者6日从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了解到,在桐庐为期一年的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据初步统计,此次调查发现的陆生生物与水生生物种类相较过去均有增加,并在桐庐境内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

海南鳽是鹭科夜鳽属,体型和大小近似于鹭,是中型涉禽。作为夜行性鸟类,海南鳽主要栖息于林中小溪旁沼泽区域的稠密低矮灌丛,目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性濒危鸟类,因为极为罕见,海南鳽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工作人员在进行生物调查。 单佳铭 摄

“我们主要从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昆虫、大型真菌等5个方面展开调查,一年时间里共拍摄照片24000多张,调查到陆生高等植物1000多种。”桐庐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人员熊姁介绍。

据了解,目前桐庐陆生生物调查数据还在统计当中,已调查到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大面积的中华猕猴桃、金荞麦和野大豆,以及红豆杉、水杉、榧树、长叶榧树、金钱松、香果树、荞麦叶大百合、小八角莲、桧叶白发藓等。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和海南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白鹇、凤头鹰、林雕、黑鸢、画眉等。

在水生生物现场调查中,调查人员初步统计发现桐庐水生生物660余种,其中鱼类70余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70余种,浮游动物110余种,浮游植物160余种,周丛藻类130余种,与历史资料相比,水生物种有了显著增加。

“生物种类数量有明显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桐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自然生态科工作人员王俊介绍,此次全面生物调查将有助于全面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郭其钰 陈艺琨)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郭其钰 陈艺琨
点击阅读更多【动物保护】新闻
“鸟中大熊猫”黑鹳首次现身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鸟中大熊猫”黑鹳首次现身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西安市开展野生鸟类放归活动 859只“蓝天精灵”被放归大自然怀抱
16只经过人工救助的东方白鹳在盐城九龙口湿地成功放飞
16只经过人工救助的东方白鹳在盐城九龙口湿地成功放飞
合肥野生动物园网红黑帽悬猴“大壮”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
合肥野生动物园网红黑帽悬猴“大壮”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
“世界最小的鸭子”棉凫造访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
“世界最小的鸭子”棉凫造访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单巢产卵数量逐年上升
雅安市天全县喇叭河景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伴过境
雅安市天全县喇叭河景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成群结伴过境
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 4只救护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重庆动物园首次将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猛禽野化放归 4只救护猛禽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下篇文章] 未来10天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
[上篇文章] 南宁:市民开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正当时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