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广州市增城区根雕非遗传承人吴金石的“根雕世界:演绎“化腐朽为神奇”
2022-08-27 23:38:2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一段老根,一截枯木,经过根雕艺人的精雕细刻、耐心打磨后就能摇身一变,成就一段“枯木逢春再千秋”的艺术佳话。今年7月,广州增城根雕入选增城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记者走进广州市增城区根雕非遗传承人吴金石的“根雕世界”,欣赏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根雕技艺,只见他拿起刻刀,在一件树根上反复地切、凿……

据吴金石介绍,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各类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作品。根雕技艺分为欣赏根雕和实用根雕。欣赏根雕主要取材于人物、动物、植物等,实用根雕是以家具,器皿为主。

走进吴金石的“石记”工艺社,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精美的根雕作品。它们有的蕴意深远,有的灵动传神,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件根雕作品叫《三顾草庐》,2018年荣获广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立体类银奖。”说起自己创作的根雕作品,吴金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对根雕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经多年创作摸索,吴金石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设计理念与创作流程,他擅长沉雕、浮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充分利用增城本地黄牛木“坚硬、木质细腻、有韧性”的特点,遵循“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原则,传统与现代工艺结合互补,因材施艺,或抽象,或意象,或具象。作品形状、图案完美结合,形成了粗犷、抽象、浑然天成自然的艺术风格。

吴金石表示,根雕作品从采集根材——去皮清污——构思造型——雕刻成型——打磨上色——配座组合,到最后的命名,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心怀对作品的虔诚,一丝不苟地雕琢、推敲,让作品达到“藏魂在天然、纳灵于神功”神形合一的艺术境界。

“从事根雕创作,构思很重要。”吴金石认为,根雕虽用到弓锯、斧头、木锤、各种钢凿、大小刻刀等大小各种类型刀具,但雕刻过程中不宜破坏太大,要做到工蕴于材,尽量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展现自然之美。

为使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根雕不至于失传,吴金石儿子吴鹏飞18岁起随父学习根雕。可喜的是,通过几年的传帮带,以吴鹏飞为代表的第四代传人已逐渐成长了起来。

吴金石坦言,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传统根雕艺术事业,继续用手中的刻刀雕琢精彩的人生。近30年来,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冲击下,根雕已逐渐凋零,今天仍在操持这一传统工艺的民间艺人已属凤毛麟角。

为使此技艺能传承下去,吴金石希望更多人来学习根雕,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给予支持,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学习和保护根雕文化。

中新网广州8月27日电 题:广州增城非遗根雕:演绎“化腐朽为神奇”

记者 程景伟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程景伟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新闻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下篇文章] 广东省博物馆上演夜间艺术沙龙 再现敦煌文化魅力
[上篇文章] 2022年第十二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在北京开幕:科学防治慢病、助力老龄健康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