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玉树:藏族服饰、泥塑等“非遗”成为当地群众富口袋的好帮手
2022-10-27 21:07:5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27日,记者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玉树藏族服饰、泥塑、金属锻造、嘛呢石刻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带徒传艺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共10批800余人次。藏陶、藏刀、毛毡、泥塑、嘛呢石刻、唐卡、藏香等民族手工艺以及藏药、曲克安达等制作、经营、销售呈现稳步提升,一批非遗项目成为当地群众富口袋的好帮手。

近年来,玉树州全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中绽放光彩。

图为玉树藏族传统糖果“曲克安达”。 李江宁 摄

据介绍,自2017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在玉树州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玉树州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体系,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展示、传播和交流活动。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健全,全州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名录12项,省级名录49项,州级名录310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1名,省级传承人39名,州级传承人101人,市县级传承人199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玉树州对各类非遗项目开展记录工作和分类保护。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记录,完成非遗普及读物编撰出版。实施“青海文化记忆工程”记录项目摄制工作,香达藏纸、玉树卓舞、仲达伊舞等项目陆续进入数字化档案记录工作。玉树武士舞(锅哇)入选中国民族舞蹈学术资源库。

同时,加强非遗研究,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截至目前,该州12个国家级、49个省级非遗传承人共举办20余期培训班,直接培训1500多人次,延伸培训2000多人次,非遗传承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图为玉树藏族歌舞。 马铭言 摄

此外,玉树全州十三所中小学成立了玉树民歌、玉树卓舞、玉树伊舞、武士舞等舞蹈队,中小学课间操全部由民族舞蹈改编,并积极参加省内外校园歌舞比赛及州、县级各类民俗节庆活动,此外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青绣”“藏棋”“唐卡”“藏文书法”“藏医药”等各类非遗项目进校园,实现了校内传承和校外宣传的有机结合。

目前,玉树州正积极对标国检标准持续做好四级非遗名录完善工作,制定国家级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方案,全力备战国家级验收。中新网西宁10月27日电 (包利英 李江宁)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包利英 李江宁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新闻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下篇文章] 型格绽放 领势而上 福田领航M5轻卡全国耀世发布
[上篇文章] 四川省2022年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雅安市宝兴县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