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西安:“农业景区”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2-10-31 23:53:4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农业景区”?啥意思?不种粮了去开发景区?深秋时节,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步入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花海农业景区。

在秦岭北麓的这个村落,千亩荞麦花粉白相间,层层叠叠,沿着起伏的山势,从山脚一路铺到山上。花海中平整干净的乡村道路上,游人或结伴而行或坐着观光车游览。沿路而上,一对对新人“披”着夕阳在花海旁拍照。

游人在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荞麦花海农业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这些地土层薄,适合种荞麦,这两年西安发展‘农业景区’,我们把撂荒地流转回来,在镇上连片种植荞麦,既能打造蓝田荞麦饸饹、荞麦茶等品牌,也能利用花海形成的景观,拓展乡村旅游。”蓝田县委书记林梅说。

据林梅介绍,通过改造荞麦地周围的废弃院落,景区附近已建成9家民宿,还有11家在建,一到节假日,房间爆满。

2021年以来,西安市以打造“农业景区”为抓手,在各区县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业规模化和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在保证粮食与农业初级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挖掘旅游资源,实现农业的溢出价值,提升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在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村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在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十里蛤蟆滩稻花乡里农业景区,几百亩水稻田近日迎来收割期,金色稻浪在收割机碾过后扬起阵阵尘烟,从市区赶来看丰收的人们纷纷在稻田间合影留念。

对景区负责人高涛来说,当年人民作家柳青笔下那个“初夏蛙鸣、深秋金黄”、种满“桂花球米”的蛤蟆滩,终于从他少年时的回忆变成了现实。

“长安区靠着秦岭,山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三十年前,这里有成千上万亩的水稻,我们小时候都说‘大雁飞过神禾塬,误把长安当江南’。”高涛说。

近两年,长安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发展生态水田。高涛夫妇在村里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围绕这片稻田,他们种植桂花球米,开了3家民宿,接待学生研学,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四月油菜花节、六月插秧节、七月音乐节、十月收割节、十一月干塘节……一年四季沙龙不断。游人多了,给村上的土地分红、劳务支出也多了。”高涛说。

这是10月21日拍摄的西安市长安区太阳葡萄小镇农业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把农田按景观去做、按景区去做,正在西安各个区县逐步推行。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靖瑜说:“发展西安‘农业景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实现良种良法的集中推广。”

目前,西安市已发布三个类别7个农业景区,未来还将挖掘更多的资源,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将城市业态引入乡村,为市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地方,提升农业的溢出价值。(新华网)新华社西安10月30日电(记者贺占军 刘潇 李华)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贺占军 刘潇 李华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11月2日至4日弱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上篇文章] 雅安市宝兴县:野生大熊猫外出喝水被红外线相机记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