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凉山非遗传承人集中秀“绝活”:指尖技艺精彩纷呈
2022-11-07 12:58:1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叮咚,叮咚……”6日,清脆的敲打声从四川凉山民族体育场传出,在“家园遗珍·时代新风”非遗展演活动中,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正在打制银器。鹰爪银杯、凤冠、胸牌……现场一件件闪亮精致的银器均出自这位66岁老人之手。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非遗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拥有20项国家级和1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据了解,此次非遗展演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演现场,不仅展览了以“黑红黄”为主色的彝族漆器、形态各异的绿陶艺术品等让人目不暇接的非遗作品,还邀请了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布依族服饰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正在打制银器。 王磊 摄 

勒古沙日告诉观众,手工银器制作需要锻造、錾刻、焊接、酸洗、漂洗、晾晒等步骤,打造一套彝族姑娘婚嫁和盛装用的银胸牌和银头饰等银饰往往要一个多月。5日,勒古沙日打造的银饰被不少布拖县姑娘佩戴到州庆大会演出现场。

“我从12岁跟随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一晃就是50多年。”作为非遗传承人,勒古沙日打破了彝族银饰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传制,为勤劳的手艺人开辟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展区,身着火草麻布百褶裙的熊国秀(左二)。 王磊 摄 

在不远处的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展区,68岁的熊国秀拉起身上的长裙与参观的小朋友打趣:“这条裙子岁数比你大多了,是我(20世纪)70年代花了近半年时间织的。”

“家园遗珍·时代新风”非遗展演活动中,观众正在了解摩梭服饰。 王磊 摄 

熊国秀介绍,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工制作要经过采、撕、割、晒、淋、泡、理、漂、绕、纺织等20多道环节。虽然绵软洁白的火草麻布结实耐磨、冬暖夏凉,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火草织布技艺曾一度面临传承问题。2016年,熊国秀成立了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制作专业合作社,吸引了百余户傈僳族农户加入,让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中新网凉山11月7日电 (王利文)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王利文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新闻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遗”览台江  “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古法今咖·遗韵新生:夏日潮浪生活集点亮溪语雅舍,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举办古圩民俗文化庙会暨福炮节庆典活动:非遗融古焕新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处处有文化,城市更文明”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开启  点亮城市文明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玉树:康巴儿女“潇洒”展示民族文化 游客大饱眼福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陕西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保护经验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浙江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亮相 构建“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2024年马栏山花朝节在长沙月湖公园拉开帷幕 全球华服爱好者线上线下联动
[下篇文章]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将于11月8日在成都举行
[上篇文章] 玩转户外生活 郑州日产跨界“跑”出越野新姿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