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宜都市39岁“新农人”付彩霞变“非标果”为“金果果”助农增收
2022-11-10 16:44:5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我想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造福更多橘农。”湖北省宜都市39岁的“新农人”付彩霞近日表示。付彩霞与柑橘结缘13载,带领团队将“非标果”开发出50余种新产品,助力橘农增收。

付彩霞是内蒙古清水河县人,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宜都,加入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宜都是“中国柑橘之乡”,柑橘种植面积31.8万亩,年产量66万吨,不过每年会产生近10万吨的“非标果”。

每到收购季,大量“非标果”被四处倾倒、烂在田间地头。“‘非标果’大小不一,外形不美观,但可以用作发酵,因此我确定了‘橘醋’调味品的研发方向。”于是,付彩霞决定将这些“非标果”深加工,变废为宝。

2015年,她领衔创建“付彩霞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研发团队。在团队努力下,企业率先实现了行业内柑橘自动化剥皮、榨汁、发酵、橘皮烘干系列加工技术,建起了国内第一条柑橘自动化生产线。

付彩霞说,橘子自动化剥皮榨汁后,柑橘汁可以酿成陈皮料酒、橘子醋,柑橘皮烘干、晾晒后可以做成陈皮,参与到陈皮料酒、陈皮酱油、陈皮豆豉的生产,柑橘果肉纤维则作为食用馅料,开发橘子酥、橘子软糖等休闲食品,真正做到对柑橘“榨干取尽”。

如今,“非标果”变成不愁销的“金果果”,付彩霞和团队研发的“橘醋多菌种发酵和专用醋酸菌发酵的工艺”,实现了年加工鲜果5万吨的规模,带动产业链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脱贫户就业达2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付彩霞还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柑橘全产业链、调味品发酵等领域深耕细作,推进柑橘产业技术升级。下一步,她计划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让更优质的农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中新网宜昌11月7日电 (朱灿义)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朱灿义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活力强‘匠’时代‘蓉’耀” 成都市总工会“职工杯”系列体育赛事游泳总决赛在双流区举行
[上篇文章] 卓胜笳:从企业高管到农田主播 台湾彰化小伙大陆投身大健康产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