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泉州:延伸职工服务触角 工地上有个“流动职工之家”
2022-11-15 10:31:39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11月8日,在福建省重点项目——海峡雕艺产业园项目工地上,施工车辆在首批封顶的10栋标准化厂房间穿梭,200多名工人在进行主体作业施工。在位于项目工地入口处的空地上,一座长12米、宽高各2米的L型红白相间的箱式铁屋格外显眼。

在这个由2个集装箱改造而成的空间内,读书角、棋牌室、电影放映区、健身房等功能区一应俱全。项目安全员施纯嘏说:“这是我们工地上工人流动的‘家’。”

施纯嘏和工友们的宿舍,在距项目工地500米外的门头村。项目部在村里租了2栋民房作为职工宿舍。“如今,这个建在工地上的‘流动职工之家’,是工友们下班后的新去处。”施纯嘏说。

“刚搬到工地上时,大家都好奇地站在门口张望,不好意思进门。”中建海峡雕艺文化园项目部工会负责人苏爱霞告诉记者,从开展“书香工会”读书分享、古诗词“飞花令”活动到和周边建设项目开展联谊活动,从开展安全演练到组织劳动保护知识宣传、健康义诊……这个流动的“家”逐渐成了工友们共享工会服务的“集散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之家”。

这一处被工人们称作“移动盒子”的“流动职工之家”,由泉州市总工会和台商投资区总工会共同打造。据台商投资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竞介绍,每个“流动职工之家”的建设成本约50万元,使用寿命长达15年,而一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平均工期在2~3年。其建造成本更低、服务范围更广、功能分区灵活度更高,凭借更便捷的移动性和可循环利用的特性,破解了重点工程完工后工会服务设施“不可移动”“不可持续”等问题,更有助于实现工会服务资源的集约利用。

2019年,泉州市、区两级工会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在工地上建设“流动职工之家”,推动工会服务延伸到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在建设“流动职工之家”的基础上,市总工会还以机制建设和资源整合为抓手,推动工会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困难帮扶、职工医疗互助等服务品牌向“流动职工之家”漂流,把精准服务送到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至今已累计在12个重点项目工地轮转“流动职工之家”。(工人日报 记者 李润钊 通讯员 李亮 何晓璇)

本文共1页 1
来源 工人日报  |   作者 李亮 何晓璇
点击阅读更多【工会】新闻
云南各级工会今年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惠及逾61万名职工
西安:工会爱心高铁专列送劳动者回家过年
泉州:延伸职工服务触角 工地上有个“流动职工之家”
全国总工会“高原职工氧吧”项目便携式制氧机发放仪式在拉萨举行
全国总工会“高原职工氧吧”项目便携式制氧机发放仪式在拉萨举行
媒体评论:期待更多为职工鼓与呼的“好声音”
“最美劳动者微笑带回家”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和照片发放仪式举行
“最美劳动者微笑带回家”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和照片发放仪式举行
“中国梦·劳动美”2018年第五届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
四川三匠苦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波:能为职工做一些有益的事 就算把嘴皮磨破也值
[下篇文章] 代军:“昼夜不辍,永远在路上”
[上篇文章] 广东牵头两百多家水产产业上下游的企业打造“年鱼经济”新动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