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浙西南山区乡村观察:“双碳”实践如何促农增收致富?
2023-04-19 14:25:2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从《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到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再到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首次晋京演出于近日落幕。从古至今,中国人便不吝抒发对绿水青山的向往。

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展现当代中国人山河梦更具雄心的一面——开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地处浙西南山区,在丽水的乡村,一个个降污减碳、绿色生产的故事正不断萌发、持续、壮大,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钥匙,影响到万户千家。

清明过后,位于丽水青田县仁庄镇的田鱼原种保护育苗基地里,符合选育标准的种鱼已陆续开始配对。“今年预计将产出1亿尾以上鱼苗,可满足全国各地的引种需求。”愚公生态农场负责人徐冠洪说,体短身厚、其貌不扬的田鱼,是自己眼中的“低碳鱼”“致富鱼”。


丽水一景。 丽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养鱼如何与低碳“攀上亲家”?

今年52岁的徐冠洪当过中学物理教师,也曾赴意大利、法国闯荡,学习生态农业知识。2005年,恰逢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他决定回国,从50亩闲置土地起步,开发稻鱼共生产业。

“我们说共生,实际上指的是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有机物,鱼负责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实现自身循环和生态平衡,形成独特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徐冠洪介绍说。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干部黄仙花告诉记者,研究表明,稻鱼共生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农药、化肥用量减少68%、24%,并减少稻田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每公顷减少1011.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生产过程的单位面积减排比例达26%,全年减排量约4074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面积6.04万亩,其中水稻平均亩产480公斤,田鱼平均亩产29.5公斤,县域稻鱼产业总产值达2.8亿元。

“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2022年,我们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做了400亩稻鱼共生,试验结果很好,当地农民尝到甜头后从今年开始扩展,还辐射到了周边的叙永县、纳溪区等。”徐冠洪说。

绿色变革的风,从国家层面吹到地市,继而影响到每个个体。收入的增加、渠道的拓宽,原来这些不靠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能实现。近年来,丽水龙泉市住龙镇西井村村民范敦贵逐渐领悟了这一道理。

2022年末,凭借一串精准采集的生态区位、林相树种、林地密度等原始数据,依托浙江农林大学联合开发的碳汇系统,范敦贵用自己的“碳汇账户”从银行零抵押贷款30万元投入到自家后山林地,种下一批中药材苗。

一串数据得以代替抵押物的作用,源于龙泉开启林权落界工作的数字化改革。

近年来,当地依托“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运用“无人机+平板电脑+卫星影像图”的联动落界模式,解决了大量界址不明的山林纠纷问题。

“与‘益林共富’应用实现数据共享的‘碳汇贷’,更便于林农进行零抵押贷款。”龙泉农商银行副行长金小红说,该市225万亩商品林以林权抵押方式可获得贷款近33亿元,公益林收益权、林地地役权质押可让171.5万亩森林资源变身为15.7亿元金融资本,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共同富裕“双赢”的新路子。

中药材的生长周期普遍在半年以上,而“益林共富”“碳汇贷”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成效。但范敦贵认为,做这些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子孙后代会给出答案。中新网丽水4月18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邵燕飞 傅飞扬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宝马集团以全电动化20款新能源车阵容登陆上海国际车展
[上篇文章] 创想数字未来,宝马之夜展示人车合一豪华新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