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山西各地传统村落庙会回归召唤青年季节性“回流”
2023-06-14 16:56:1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起个大早,从山西太原驾车3小时翻山越岭,赶在午餐前到达柳林县下塔村,“只为看一眼黄河,赶一场庙会”。“85后”高玉东的家乡位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在中断多时之后,分布在山西各地的传统村落庙会回归,进城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回乡的念头。

在吕梁市柳林县,每逢庙会按照属相选择“纠首”(庙会组织者),有点“子承父业”的传承味道。

13日,在黄河岸边的下塔村,高玉东和一众“纠首”(庙会组织者)筹集钱资、照应饮食、扶助老弱。“今年是兔年,我属兔,自然就成了纠首。”高玉东说,每年庙会,村里会按属相选择合适的纠首。

高玉东说,“纠首”们除了张罗唱戏、饮食等一应事务,还有扶危济困的责任。

除了春节,庙会是当地年轻人返乡聚首的重要节日。高玉东说,“虽然年轻人都在城市谋生,但村里的房子很少荒废,翻修新建的院落不少”,上一辈的叶落归根,年轻人和家乡的联系都要考虑。

地处晋陕黄河大峡谷一侧的下塔村,依山势、河流走向铺开。历史上,当地人依托黄河码头之便经商务农,留下高墙大院、庙宇古迹,也留下乡愁记忆。

和高玉东情况类似,高亮清早已移居城市多年,但每逢庙会回乡依然是“一看到黄河就眼热”。


柳林县下塔村一角。(资料图) 刘建芳 摄

借着庙会回乡的机会,高亮清走亲访友,“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高亮清说,空闲时,她会给孩子们“讲讲家乡的风俗,说说村里的老宅、古树”,以此完成一种延续。

山西现有619个中国传统村落。近期,庙会在“无庙不成村”的山西各地再度兴起。

在山西南部小城霍州,“90后”乔辉也保持着回乡“赶庙会”的习惯。大学毕业后,乔辉就职于山西某国企煤矿,跟随企业辗转多地。

“每年快到庙会时,心里就惦记上了。”乔辉说,身为传统村落,村中历来文风兴盛。近年来,当地借助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修复“国保”古建,完善配套设置,开发文创产品,“年轻人也时常关心村里的新变化”。

霍州人高国栓常年游走于各村庙会。对他来说,“庙会的意义就是召唤背井离乡的游子回家,勾起人们的乡愁”,吸引年轻人回流。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太原、晋城、运城等地陆续发文恢复传统庙会,发展文旅产业。

对此,山西大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波表示,在加快恢复消费的背景下,山西各地借助传统庙会发展文旅产业,丰富文旅业态,“青年人的季节性回流,无疑是亲近家乡、复苏家乡的一次机会”。

中新网太原6月13日电 题: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召唤青年季节性“回流”

中新网记者 李新锁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李新锁
点击阅读更多【乡村振兴】新闻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武威市民勤县戈壁沙乡孕育“甘味”领头羊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长阳县:小魔芋成农民致富“金疙瘩”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30亿元
荆州市江陵县:油菜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双牌县打鼓坪乡高山野生古茶树孕育茶产业振兴乡村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江永县松柏瑶族乡让中药材产业成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绿色银行”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龙岩市永定区2000亩春茶采摘正酣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银川市金凤区:家门口就业模式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下篇文章]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超多元素拉满亚运氛围感
[上篇文章] 西门子加大在华投入,助力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