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按月测算 分档定标准
从去年初开始,受通货膨胀和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成都市价格总水平一直处于相对高位。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成都市CPI累计上涨5.4%,但CPI上涨最大的推手却是食品类价格,全年累计上涨幅度高达12.6%。食品类价格居高不下,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当属城乡困难群众。
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时刻惦记着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冷暖。早在2011年春节前夕,成都市就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向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市属福利院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发放了临时价格补贴,发放标准为100元/人,受益群众近30万人。
随后,成都市加快政策制定步伐,力图从制度上着手,探索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受物价上涨影响的具体举措。
去年5月18日,成都市正式出台《关于建立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意见(试行)》,规定连续3个月,每月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3%时,要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向城乡低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市属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发放价格补贴。补贴标准将根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提供的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按月进行测算,分档确定价格补贴标准。
6亿元价格补贴 230万人次受益
去年7月,成都市首次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向30万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市属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发放了4~6月价格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