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提高幸福指数
2012-02-11 20:07:1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着力改善民生

“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引各方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生活更加便利、舒适既是城市里市民的需求,也是一座城市提升宜居水平,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做的一件实事。”省人大代表曹世如表示,服务圈通过将标准化菜市场、连锁便利店、快餐店、美容美发、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购物、餐饮及其他服务多业态整合为一体,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还将有效拉动消费,对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难得的机遇。

  市人大代表王景云则开门见山地指出,这是一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能让市民更好感受到改善民生的成果。增加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等,将会极大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对一些配套相对还比较落后的新建小区来说尤其如此,而且客观上“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的形成也将减少市民开车出行购物次数,从而减缓交通压力。“不过,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合理布局的问题,规划之前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实地调研,立足于片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正确布点。这样才能既方便市民,又避免过于密集的商业聚集带来的恶性竞争。”

商家也是社区一员

着力打造民生幸福圈

  “百姓生活是否便利,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只有生活便利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才能提升,这座城市也才更具宜居的魅力。”当记者把市民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时,他深有感触地表示,“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试想如果这些小事都成了劳神费力的烦心事,谁还会觉得自己生活舒心、方便呢?所以,我们也希望这些‘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能成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民生幸福圈,给市民们带来更多便利、更多舒适。”

  他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要求“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各商业网点都必须证件齐全,合法经营,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地)和经营设施,门牌标识要规范。“目前我们已确定今年将首先在高新、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中心城区分别选取两个点位进行‘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试点,原则上新、旧社区各选一个点位。待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各项工作,逐步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尹婷婷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新闻
​2015年春运成都预计客流总量达3.05亿人次同比增长2.7%
四川日报微调查:谁会成为下一个成都 你怎么看?
成都为低收入者发价格补贴每人每月33元
成都市首个邻里互助中心在肖家河街道成立 下设爱心义集和爱心义仓
全球第1会计事务所德勤正式落户成都市锦江区
跑步入夏明起升温 成都6年来最早
成都5月7日正式入夏迎首场雷雨天气626次惊雷打醒不少梦中人
成都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提高幸福指数
[下篇文章] 成都公交延时收车 涉及20路49路6路62路58路等50条线路
[上篇文章] 西部最大云计算中心三年后“现身”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