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线路
4区段线路调整 避开不良地质区
据了解,本次环境报告书则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分别对成都平原段、安县至茂县段、茂县至镇江关段和镇江关至黄胜关段4个区段,对局部线路进行优化微调。
成都平原段,线路过什邡远离规划区域的市区西侧,与在建成什绵高速并行,而在绵竹市则由北侧设站改为南侧设站,后再向北至安县线路。
安县至茂县段,为了绕避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增加了隧道工程,减少了路基、桥梁。其中,以隧道穿越大熊猫栖息地、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以隧道和桥梁穿越雎水海绵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避开了主要地质遗迹保护点。这样避开不良地质区,避免了诱发次生灾害影响生态环境。
茂县至镇江关段,为使线路尽可能远离岷江活动断裂区域,绕避了叠溪—松坪沟省级风景名胜区,对岷江扰动减小;在宝顶沟自然保护区长度增加,增加工程均以隧道通过。线路走行于岷江断裂下盘,采用隧道工程绕避了不良地质。
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在松潘县城段和安宏乡清真寺段采用隧道通过,降低对黄龙风景区外围保护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