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在年初冷清、小阳春回暖、金九银十、年末冲刺期间经历了一次奇幻漂流。而在这时冷时热的成交起伏中,刚需是绝对的主角。
今年,在坚持调控不动摇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定向宽松,虽然实质性利好较少,但房地产企业以价换量收效明显,激发出不少购房欲望。与此同时,天府新区建设、“北改”推进、地铁2号线通车、2.5环贯通等城市建设工程,着实为成都楼市添了一把火,无不刺激着刚需下手买房。
一波波回暖行情几乎都由刚需一族拉动,领跑销售排行的也多为刚需楼盘,供不应求的也多为刚需户型。今年成都住宅市场上,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刚需,被业界讨论最多的也是刚需。“得刚需者得天下”,一语道出的不仅是逆境中房企的救命良方,更是调控下楼市的中坚力量。
市场冷热有时 刚需盘一直很抢手
或许因为年初局势不明朗,购房者观望情绪较浓等因素,今年年初成都住宅市场成交并不乐观。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成都市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与成交套数双双下滑。而在开春以后,万科、华润、蓝光等为代表的品牌开发商,迅速加入第一场市场争夺战中,刚需市场持续释放。3月17日,光华逸家开盘3小时,400余套房源全部售罄;4月29日,蓝光锦绣城继首批次开盘热卖之后,第二次开盘成功售出200余套;5月12日,中德英伦联邦二期一批次开盘,销售326套,销售金额2.4亿元……这波由刚需支撑的热销场面持续了整个上半年。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开发商为吸引更多购房者下单,开展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此外,开年不久,多家银行就把首套房贷款利率回调到了基准利率,缓解了刚需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从而促成了刚需盘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