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用”工作
将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据悉,为推动“县管校用”试点的横向展开和纵深发展,我市还将从探索教师流动管理的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县管校用”的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制度、探索市域内教师资源的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督导评估制度和激励机制4个方面完善制度设计。
除已有的评优评先、评职晋级倾斜外,未来给予流动交换教师的补偿还应完善如交通补贴、“涉农”补贴、远郊补贴或者山区补贴、弹性坐班制度、促进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教学进步的奖励制度等。在政策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听取教师、学校的意见。相关资源从学校分散配置,到县级教育主管部门集中配置后,其资源调配的运行过程必须置于公开监督的条件下。要设计公开监督的程序、机制、平台,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平公正。
教师工资在目前“同县同酬”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同圈层同酬”机制,最后建立“市域同酬”。要将各区(市)县教师“县管校用”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督导结果将作为评价区(市)县教育局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