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看了这个照片,还是忍不住想啰嗦一句,“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不是人人都能当“熊孩子”的。不但自己的安全重要,旅客和公物的安全也重要哈。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记者手记去体操房疯吧
发现“熊孩子”的故事后,其实,记者和编辑也进行了一番八卦式搜索,想为这个故事辨别真假,更想联系到记录这个瞬间的网友“Smiling晓”。
第一个疑点,自然是是否是成都地铁,好在有热心网友跟帖的提示,一步步算是验明了,这的确是属于成都地铁里的牛人牛事。
随后,记者通过微博,找到了这个似乎也喜欢体育的朋友——“Smiling晓”。听他讲述拍照片的过程,其实也很有趣,末了,他忍不住感叹一句:“‘熊孩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而这个,估计是练过的,哈哈哈。”
其实,一张照片,可以解密的远不止如此,还有许多让我们欣慰的密码——至少,我们的身边有爱体操的孩子,或者说,有练好体操的好苗子。至少,体操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不再是高高居于电视直播的世锦赛、奥运会颁奖礼,金灿灿的奖牌。至少,身边有这样的,爱翻腾、爱捯饬的“熊孩子”。去体操房疯吧,如果你真的喜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