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盛会之后看成都:基于产业共振的投资风向 展示产业机遇的绝佳舞台
2013-10-09 09:35:29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碰撞产业智慧的面授真经

见解点击>>>

“如果说以前是靠‘肌肉’来发达的话,下一步就要靠‘大脑’来提升。中国总体而言仍属于‘重量经济’的国家,产品附加值较低,成都作为拥有较强产业基础的西部领先发展城市,更应当重视现代产业的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有效融合。”

——江苏津通集团董事长、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贡毅

“天府新区要尽可能发展循环经济:让甲产业的废料成为乙产业的原料,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而不是走沿海一些地方所搞的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

——美国华裔科学家、企业家、教授,美国百人会理事成员曾宪章

本届华商大会,是一次激荡华商智慧、启迪创新思维的“思想盛会”。与会嘉宾紧扣“中国发展、华商机遇”这一主题,深入切磋观点、坦诚交换看法、广泛碰撞思想,凝聚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价值的真知灼见。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见解,饱含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前沿的深刻洞察,为推动成都经济转型升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50人的会场挤进来了200多位听众,许多华商没有找到座位,就靠在过道墙边,站着听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论坛进行到一半,坐在记者身边的某本地企业负责人就足足写满了三页A4纸。这是在世界华商大会现场时常能够感受到的热度。

对于创业、守业过程中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玖龙纸业的董事长张茵认为:“我觉得这是历练,任何坎坷辛苦度过去了,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华商坚韧的创业精神带给人们深深的触动。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宿命?家族企业分论坛寻破解之道,世界船王第四代传人、万邦集团掌门人曹慰德更是颇有心得,想来成都开个培训班。华商敏锐的商业眼光、独到的经营智慧本身就是难以估价的财富。

“中国民营企业要保持基业长青、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过好家族制、多元化、国际化‘三关’。”已经涉足了多项国际投资的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对与会华商感叹。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与熟知海外市场的华商合作,将帮助民企克服障碍,突破瓶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会华商对此感慨纷纷,积极回应,愿意利用华商的自身优势帮助中国的民企“走出去”。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晓蓉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招商】新闻
百名外企高管畅游锦江区白鹭湾 体验成都国际化氛围
成都市国际科技合作资助管理办法:世界500强外企在蓉设研发机构 最高可获200万元资助
2013成都欧洽会:西部开放“新窗口”中欧合作“新丝路”
盛会之后看成都:基于产业共振的投资风向 展示产业机遇的绝佳舞台
成都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45家 预计年内将超过半数
西门子中国区副总裁农克强 成都工厂为全球客户服务
穗津苏三地恳谈会:投资成都 就是投资“新未来”
成都在苏州举行“对话成都:知名企业家恳谈会”
[下篇文章] 阳光慈善·爱满蓉城 2013年成都慈善文化月启动
[上篇文章] 成都夜游武侯祠成新文化品牌 艺术展览提升品位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