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锦江区64个社区拆分成117个 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局
2013-11-25 15:10:0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锦江区民政局局长吴海乐认为,社区面积过大,所辖人口户数较多,也导致了社区自治属性回归艰难,居民群众对社区认同感不强和社区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社区内群体结构复杂,不利于社区“两委”开展社区工作、熟悉社区情况、掌握社区动态、了解居民需求、解决居民困难、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社区邻里交流不畅,不利于实现居民居住利益的共同性、居民活动的便利性、历史的延续性。

64个社区变117个

管理服务将更加精细化

据了解,锦江区按照2000户—3000户的规模,将全区64个社区重新划分成为117个,增加了80%,平均户数则下降了42%。有的楼盘过大,一期就设为一个社区。以水井坊街道为例,原有的交子社区拆分成了交子社区、点将台社区、较场坝社区和光明路社区;水井坊社区则分成了水井坊社区和锦官驿社区。“交子社区辖区内以单位住宅为主,规划为‘单位型’社区;点将台社区老式居民院落居多,规划为‘小区型’社区;较场坝社区以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店铺为主,规划为‘商业型’社区……”

这样的设置依据何在?“北京社区的设置规模为1000—3000户,西安是2000户。”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区调整要考虑地缘关系,要求地域明确、构成相对单一,能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衔接,同时居民的心理认同感要较强,便于自治。

社区变小了,“两委”人数增多了,会不会导致“人浮于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邓立强认为,虽然社区变小了,但社区服务方式和方法需要创新,所以不会“人浮于事”,“服务需要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可以说,以前的服务仅到院落;那么,今后,社区的服务就要进楼栋,进居民户。”

“真正地下沉到群众中去,较场坝社区租用了较场坝东街67号的一处民房作为社区用房,与居民零距离。”据悉,原则上,锦江区新增的社区办公用房都将按此办理。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严斌
点击阅读更多【锦江区】新闻
锦江区坚持不懈 突出重点 建好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
锦江区创新驱动谋发展 加快建设“精品城区”
锦江区对标国内先进城区找差距看优势 积极谋划“新作为”
成都市锦江区引领新常态 深入推进“精品城区”建设
锦江区全面优化国际化生产环境 进一步提升精品城区发展动能
锦江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西部产业高地
成都市锦江区投诉干部作风问题请拨84512345
成都市锦江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重点推进“一廊三圈”建设
[下篇文章] 双流黄龙溪古镇获2013杰出绿色生态旅游古镇奖
[上篇文章] 川妹子练明乔骑摩托车穿越欧亚大陆 险遭夫妇强奸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