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2013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在武侯区成功举办 聚焦基础教育国际化武侯经验 探寻区域推进和学校实践新途径
2013-12-09 14:55:19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实践五 营造全民融入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武侯区大力推进全民终身教育与国际接轨。实施社区居民国际理解教育普及工程,汇编社区居民国际礼仪读本;实施中国文化浸润工程,组织在本区域居住、工作的外籍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实施“世界课堂”进社区工程,将中外教学课堂引入社区;实施“国际化社区共建工程”,全区每年举办以国际教育为主题的中小学“送教进社区”公益讲座、文化共享活动达200余场次,培训居民近4万人次。

武侯经验启示>>>

通过近几年的大胆探索,武侯区在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研究中努力解决好四个问题。第一,努力发挥国际化理念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影响,解放思想,破解了思维定式的思想障碍;第二,以区域为主体,通过政府行政推动,实现了区域教育国际化的系统构建,形成区域活力,破解单个学校的力量单薄困境。三是成功探寻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策略与路径,形成武侯特色发展模式;四是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初步形成学有良教新格局。

精彩发言 >>>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就是在整个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之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的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手段跟方法的采用,各个方面不仅应该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也要适应国际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跟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要求我们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张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三中全会决定起草人之一):教育改革是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所以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要从中得以完善和不断在实践当中往前推进。

秦昌威(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的普及越来越依靠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也日益体现为获取优质教育的公平,教育质量是核心的支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聚焦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能力建设,第二是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第三是教育质量与学习成果评价,第四是教育管理科学化。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慧 杨茜柳 张渝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教育】新闻
成都计划用3年建53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 增加28万个学位
2018年成都市学校安全工作要点:中小学校每月一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成都3年内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36处保障学位供给
成都市2018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策公布
成都禁止教师微信QQ群公布义务教育段学生成绩排名
成都市将选派校长到四、七、九中跟岗挂职
盘点2016 影响成都十大教育事件
盘点2016年成都教育关键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下篇文章] 2014中德对话论坛等四大国际盛事明年聚首成都
[上篇文章] 首届成都农博会顺利闭幕 近14万人次逛展 现场成交1.5亿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