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金牛:制度架构中的“无缝隙”管理平台
2013-12-11 14:21:0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这一天,金牛区城管局汽车队队长叶成勇和平常一样走出了家门。还原这位车队队长一天的工作,似乎可以略见一个螺旋上升的管理路径。

轻轻点击电脑屏幕上的一块图标,“金牛区垃圾压缩站视频监控系统”几个大字跳出屏幕。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电子地秤能在1分钟内准确地称出运往站内的垃圾是多少。“3吨”。和过去比起来,这可是一个突破性的改变。老叶说,“有了电子地秤,司机不用下车就能把垃圾吨数弄清楚,改变手工统计偏差的同时,你还能很快统计到一天的垃圾量。”

在金牛区,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数字化魅力的还有很多很多。“压缩站分散在区内不同点位,每天跑完一圈至少要4个小时呢!可现在你猜我花多少分钟就能把站内的卫生、考勤、前一天的垃圾量统计完?”老叶神秘地问。“10分钟!”笑声清脆,传得很远很远……4个小时与10分钟。效率提高24倍。

对此,金牛区城市管理指挥监督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为不断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功能,金牛区城管局在全市首次拓展研发了车载GPS管理系统、车辆油耗监测管理系统、垃圾压缩站综合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试运行当月,全区环卫作业车辆节约油料费约3万余元,垃圾量平均日减少100吨。环卫作业流程进一步优化,环卫作业车辆得到有效监管,城管执法工作得到有力保障和监督,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

成都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四大拓展系统”事实上是金牛区城市管理“执法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工作精细化、方法细致化、基础细胞化”理念的具体实践和积极探索。“有着很好的效应,已经在全市推广。”

而在金牛区,如果说“四大拓展系统”使其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现代化、集约化迈进,那么这里布局的大大小小垃圾压缩中转站,则从另一个支点,强化着一个城区的环境卫生承载能力。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康庆
点击阅读更多【金牛区】新闻
金牛区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中作出更大贡献
多个重大高端产业聚集项目落地金牛区 领航中西部技术服务产业发展
成都金牛:制度架构中的“无缝隙”管理平台
幸福金牛 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金牛区启动社区便民服务“一卡通”首批10个试点社区6月底前全部建成
金牛区优质教学资源2015年底将覆盖邛崃学校
[下篇文章] 成都地铁3号线市二医院站李家沱站封顶 春节前红星路二段和武成大街将逐步恢复通行
[上篇文章] 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名单:丽江、桂林、三亚、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南京、大连、扬州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