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仅仅是我市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落后企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我市已经在2008年左右关闭了全市所有落后的小水泥企业。在2009年全部退出采煤行业之后,2011年我市全部整体退出烟花爆竹生产行业,从源头上控制了结构性污染。而嘉陵电厂于2011年全部关停之后,我市关闭落后火电总共实现淘汰落后产能达到84.55万千瓦,污染减排不断走向深入。
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业结构调整是一剂“强心针”,它像是一个“倒逼”机制,强化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关停落后产能企业576家,彻底关闭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小煤矿,彻底退出采煤和烟花爆竹行业。
具体来看,在清理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方面,我市对全市小钢铁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先后关闭6家钢铁厂,取缔10家小型轧钢厂,目前,全市钢铁企业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已基本淘汰完毕。
在关闭落后小水泥方面,我市对市域内44家小水泥生产企业予以全部关闭,直接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37.5万吨,节约标煤90.6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562吨。
在关闭落后火电产能方面,先后关闭彭西火电厂、成都热电厂、华能成都电厂等火电厂,淘汰落后火电产能49.65万千瓦。尤其是对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嘉陵电厂实施了整体关停,实现淘汰落后产能35.9万千瓦,彻底消除中心城区最大的大气污染源。
“目前,我们正在对全市共55户印染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审计。”市经信委资源综合利用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调迁关闭工作方案要求,对49户企业进行调迁,6户企业实施关闭,按时限要求分批推进,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全市印染行业整体退出目标。
通过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倒逼”,我市逐步实现了工业结构的调整,落后产能也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能源消耗结构方面,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折算标准煤1093.5万吨,同比下降6.2%,煤、电、气、油消费分别各占50.7%、18.9%、27.5%、2.9%。2013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气消费总量折算标准煤390.3万吨,其中,电、气分别为166.7万吨、223.6万吨,“上述数据表明,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电、气、油消费中,电、气清洁能源比重逐步上升,煤炭、油比重下降,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