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将允许250米以上建筑 城市天际线有望刷新
2014-02-08 09:11:12  |  新闻中心 成都楼市房产资讯 

“通过首次对建筑形态的明确控制,让成都成为一座整体协调、端庄典雅的城市。”日前,成都首次制定明确的建筑形态控制标准,要求按照新制定的《成都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2013)》(下简称导则)进行规划和建筑。

记者从成都市委市政府获悉,导则由成都规划局编制完成,首次创新性提出针对特别重要地段,可带方案进行土地出;开展城市设计、地块规划的经费纳入土地成本;并首次将城市空间划分为5个重要分区,分别为环城生态区、主要滨河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

对排在五大重要分区首位的环城生态区,明确为“临湖泊、湿地建筑以低层为主;其余区域建筑以底层、多层为主,形成中间低、周边高的总体形态”。

从导则附带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将以湖泊、湿地为中心,周边由近及远依次布局为低层、高层建筑,形成呈“U”形的布局,形成和自然相互依存的亲水生态氛围。

其他重要分区中,主要滨河区包括府河、沙河、清水河及南河、锦江、东风渠、江安河;主要公园周边地区包括凤凰山公园、动物园、沙河公园、成华公园、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东湖公园、望江公园、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清水河公园、大源城市公园。

据悉,导则总体包括“规划”和“建筑”篇章,明确了成都市建筑形态及城市空间塑造的控制要求,还对建筑立面风格按照4类建筑控制引导,包括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居住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的公共建筑、多底层居住建筑。还从8个方面明确了建筑形态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提出建筑设计重视凸显地域特色与现代感。

“以前做城市设计时,大都针对具体项目来做,而‘导则’的一大改变是将过去只针对项目的规划变为针对区域的规划。”据介绍,导则要求以后建筑从整体区域来思考,建筑必须是区域的一部分,局部服从整体,在错落有致的同时满足整体和谐。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罗琴 赖芳杰
点击阅读更多【建筑】新闻
屏山县中都镇建筑达人胡天洲修桥梁的标准建房 4年才搭了个框架
成都市中心城区优秀建筑项目方案评选会让城市更“有品”
成都拟实行总承包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 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
成都将允许250米以上建筑 城市天际线有望刷新
[下篇文章] 雨雪致成都10趟列车晚点 车站增发公交大巴方便旅客
[上篇文章] 成都直飞美国旧金山航线6月11日开通 多条国际航线将加密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