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刘永好:民营资本 非禁即入 改革决心 成都坚定
2014-03-04 20:19:06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2月27日,成都市出台《2014年成都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七大公共领域率先向民间资本开放,并允许民营企业控股有条件的市属企业,为成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体现了成都坚定不移地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决心。”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措施》的出台是成都在改革深水区的有力探索,对民营经济实行“非禁即入”,一定会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将是治疗“玻璃门”“弹簧门”的一剂良药。

非禁即入是用市场的力量主导市场成都市出台的《措施》,涵盖促进资本融合、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务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加强融资服务等9个方面,包括31条具体措施,由成都市31个部门联动出台。《措施》支持民间资金进入教育、文化、卫生、电力、供水、燃气、交通等公共领域部门,并制定明确的年度开放计划,具体到项目,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还允许民营企业控股有条件的市属国企。

作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刘永好认为,当前,市场中仍存在着许多针对民营资本的准入门槛,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怎么办?只有靠深度改革,靠进一步的放权,用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用市场的力量主导市场。”他说,《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更多领域,体现了成都坚决落实“非禁即入”原则的决心,为民营经济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一定会拓展出更深广的发展空间,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治疗“玻璃门”“弹簧门”。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黄颖
点击阅读更多【民营资本】新闻
刘永好:民营资本 非禁即入 改革决心 成都坚定
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非禁即入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更广领域
成都民营企业可控股有条件的市属国企 七大公共领域率先向民营资本开放
[下篇文章] 蒲江寿安新城国际接轨工业生态基地起航 迈入“五星级”标准
[上篇文章] 成都2013年GDP9108.9亿元 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逾四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