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羊西线”“沙西线”“2.5环”“红星路南延线”等路名,虽然建成后政府已分别命名为蜀汉路、西华大道、中环路、科华南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民都很难适应新地名,给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不便。
昨日,成都市民政局向媒体披露了即将出台的《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诸多细节,包括突出历史文化特色、道路规划时就开始命名、建筑报建时名称备案等一系列措施,使地名命名更加规范。
地名 老地名优先考虑
记者从正在审定中的《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中了解到,地名命名将坚持“尊重当地历史和现状、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保持地名相对稳定,以及坚持人文性、前瞻性、整体性、大众性和专有性的原则”。《条例(草案)》明确提出地名命名中将深入挖掘成都悠久的历史典故、历史事件、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优先使用“老地名”。
为有效保护这些历史文化,民政部门将历史地名保护纳入规划,文化部门将组织开展历史地名发掘保护,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