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促校地合作从轨道交通“强项”做起 话民生:呼吁中青年科学家更多参与科普
2014-04-01 09:30:22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忙碌的时间表里,如何实现“身份转换”?“忙碌只是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效果,科学研究的目的,最终是推动发展,新的工作,就是让创新的工作,找到生根的土壤。”虽是新角色,但翟婉明对此的思考却并非一朝一夕,“近期我一直在琢磨,我们的工作支点在哪里,两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服务产业,一个是推进科普。”

促进校地合作从轨道交通做起

“我一直在关注一个现象,成都市丰富的科研资源,如何服务地方经济,也就是校地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问题。”从自己擅长领域谈起,翟婉明分析,从西南交大到中铁二院、中铁二局等等,成都的轨道交通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大有可为的存量资源挖掘,“当务之急,就是整合产业链资源,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必要的支撑与服务。”

与“交通”打了几十年交道,翟婉明对于成都“交通先行”战略非常认同。在他看来,“‘交通先行’不仅是完善城市发展的路网骨骼,惠及民生,它还能拉动产业,从产业的维度,‘交通’本身是一个能在成都形成竞争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庞大产业。”翟婉明分析,从科研、人才资源,到市场、技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翟婉明眼里,与产业同样重要的,就是科学普及。“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普传播的方式与参与者同样需要更新,在科普阵列里,中青年科学家的比例较少,所谓积土成山,从事科普事业是一种责任,每个人做一点,加起来就会很多。” 翟婉明呼吁,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参与到科普事业之中,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热爱科学的青少年。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缪琴
点击阅读更多【交通】新闻
成都交通先行从“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到“全域互联互通”
成都清明节小长假返程避开蜀汉路蜀西路等这些堵点
成都促校地合作从轨道交通“强项”做起 话民生:呼吁中青年科学家更多参与科普
WBCSD可持续移动2.0项目昨在成都启动
[下篇文章] 12331食品安全投诉热线单笔举报奖将提高到30万
[上篇文章]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即将开建 每日运营时间将达18小时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