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最炫文言风”带热古文今用“古典文化回归”
2014-04-01 10:03:3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娱乐背后的冷静思考

“多数的‘翻译’,其实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装腔作势的甄嬛体。”在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看来,好些人为赶时髦而创作的文言文或者律诗都大有问题,根本谈不上古典文化的回归。他说,浅尝辄止终究实现不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则表示,对这种现象“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做好引导,而非一棍子打死。”他认为,如果说此前“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网络热词展现的是普通网民低层次的消极性创造思维,那么“最炫文言风”的层次似乎要高一些。“这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层次、有一定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网民,在展示语文智慧。”在他看来,虽然网民的目的在于娱乐和游戏,而非语言创造,但“最炫文言风”在娱乐的同时,也展示了古汉语的魅力,可以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和对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石定果则看到了这股“最炫文言风”的出现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使用文言来写作,看上去显得十分风雅,有涵养,也迎合了小众文化的氛围。”但她同时指出,不少影视剧中存在着对文言的错用,如“你的家父”、“我的令尊”等,很容易误导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都要善待和爱护汉语,尽量规范地使用它。

尽管目前众人对这股“最炫文言风”褒贬不一,但是仅仅凭借一次网络狂欢就谈古典文化的回归,肯定是夸大了它的作用。通过它而激发我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从而给予古典文化更多地关注和支持,或许才是这阵风的最炫之处。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文言】新闻
“最炫文言风”带热古文今用“古典文化回归”
[下篇文章] 成都两个公积金账户会否影响贷款?建议先办理账户转移再贷款
[上篇文章] 民族风情川剧《尘埃落定》第三次搬上舞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