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市民反映强烈的关于成都公交137路站名设置的问题,昨日,成都市交委召开公交137路站名优化调整意见征集会,10余名特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纷纷就如何优化调整三环路上一些绕口的站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首批7个优化站名将于本月内正式实行。
站名设置要与
现有路网发展相适应
据悉,目前三环路上有两条环线公交线路136、137路。136为三环上半环公交线路,起讫点为茶店子公交站-十陵公交站,全长约28.8km;其中136外侧共有33个站点,内侧共有50个站点。137为三环下半环公交线路,起讫点也是茶店子公交站-十陵公交站,全长约34.1km;其中137外侧共有54个站点,内侧共有55个站点。
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三环路为城市快速路,两侧缺乏地标性建筑,同时两侧道路名称不一致,甚至完全没有互通,在最初运行三环路公交线路时,站点命名方式依据道路名称而来。 “现行命名方式有一定的指示性、方位感,但是站点名称较长,部分站点出现了五个方位词,比较拗口,念起来像绕口令,容易形成东西南北、内侧外侧、一段二段三段四段的各种组合。”
对此,市人大代表方方认为,公交站点命名要在尊重群众习惯的同时兼顾发展。“不论怎样命名都是为了好记。”在取一些简单又好记的站名的同时也要注意现有路网、线路的变化,充分考虑站名的覆盖性,兼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