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中国轨道车辆史 在西南交通大学这里一次次改写
2014-05-04 09:35:50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老师们在2000年底就研究出了直线行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我现在做的是环线,属于升级版本。”邓自刚恳切地表示,他希望西南交大一直引领高温超导磁悬浮研究的风向标。因为在业内看来,高温超导磁悬浮要比低温超导磁悬浮,即日本用于修建东京———大阪磁悬浮新干线的技术原理上要更优。

邓自刚解释说,之所以称“低温超导磁悬浮”,是因为它需要用零下269摄氏度的液氦来保证车上超导材料的性能,“液氦很贵,而我们选择用温度相对较高的、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来保证超导材料的性能,价格就至少要便宜50倍,因为空气中超70%都是氮,很好获取。”也是因为这样,西南交大的研究才命名为“高温超导磁悬浮”。

除了便宜外,高温超导磁悬浮还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实现无源稳定悬浮的技术:它不像低温超导磁悬浮那样,需要复杂的悬浮和控制导向,且在车辆静止时也能悬浮。

“国内能做的研究,为什么要去国外”

两年多前,邓自刚在进入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曾有很多充满诱惑的选择摆在面前:德国一家知名磁悬浮公司愿意出资供他到澳大利亚做项目,巴西也有意愿邀请他,剑桥教授也来函,希望他到英国读博士后……但他哪儿都没去,把根还是扎在了西南交大。

“张主任有句话特别触动我,说‘在国内能做的研究,为什么要去国外’,自己还是对这里有感情,想为实验室做些什么。”邓自刚说,他也一直记得老师王家素和王素玉的教诲,从没忘记是西南交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13年春节,邓自刚带着研究团队中的六、七个成员搭建磁悬浮环线的轨道基架,那是最辛苦的时候:基架是钢铁的,每一块都有500斤重,要7个人一起抬才行;后来,给车辆上安装的高温超导材料做测试,也很繁琐:车上一共有数百块超导材料,它的数量和组合方式都需经过仔细的研究,再得出一个最优方案。面对一个个200克、每个能悬浮20公斤的小方块。邓自刚和同事还需定期把每一块拿出来做测试,一块就会花去半小时。

“累是累,但干劲大,觉得有奔头。年轻人嘛,睡一觉就好了。”邓自刚谦虚地表示,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名家大佬”齐聚的地方,他能感受到的就是榜样的力量,“如果没有张主任和实验室对高温超导磁悬浮的支持,这个试验平台不会现在就能建起来。”现在,邓自刚也给本科生开了《超导磁悬浮和轨道交通》这门选修课,希望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研究磁悬浮的行列。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江浪莎
点击阅读更多【西南交通大学】新闻
西南交通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书写奋斗新篇:扎根西南 矢志报国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钮小明忆20多年前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改革 推动工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西南交通大学等四所交通大学成立青年宣讲团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黄恒伟:从放羊娃到博士生 他的梦想是“修一条路”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官方微博通报一学生修改成绩保研事件:取消推免资格
西南交通大学通报“修改成绩被保研”:教务科科长违规擅自操作被免职
西南交通大学回应“本科生陈某某修改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事件追责程序已启动
西南交通大学硬核破题“云服务”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
[下篇文章] 成都首次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月底于彭州龙门山举行
[上篇文章] 成都倾力打造西部“硅谷”软件业务收入领衔中西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