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出炉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专门明确了要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和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行动方案》提出,成都市将全面建立成都经济区大气污染防治会商制度,而此举无疑将对成都平原经济区等多地的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而近年来,省环保厅也在积极推进成都、绵阳、德阳等地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控联动机制,通过一段时间运行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空气质量呈现出逐年好转的趋势。
据了解,我省已经建立了各级部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在环境保护厅设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四川也已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加强省、市、县(区)多级联动的环境执法监督能力建设,提高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大事记
2013年4月
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五市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上一致通过了秸秆综合利用区域合作和禁烧联防联控工作协定,标志着五市联防联控机制正式启动。
2013年年中
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了红旗水库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划定。德阳、广汉和中江对这一金堂县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合作,会让双方各有所获。
2014年1月
成都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2013-2020年)》出炉。
2014年4月
成德绵眉资五市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座谈会在绵阳召开。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联手构建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五市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落到实处,共同维护成都平原大气环境。
目前
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7市的政府间区域协作机制已经形成,今年还将在此基础上增加PM2.5污染防治专项议题,以成都市为区域中心,建立健全区域政府、部门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