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谭良啸:让博物馆成为群众的精神粮仓
2014-05-24 10:42:4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讲解,

从“一桶水”中取“一瓢”

记:解说员是博物馆传递文化的枢纽。谭老师在从事研究的同时曾担任武侯祠的讲解员二十多年,这方面体会一定很深。

谭:二十多年前我到汉中博物馆,看到讲解员里有硕士,现在金沙遗址、武侯祠博物馆也有明星讲解员。这说明博物馆的讲解员很重要,也出人才。我认为讲解员有两大功能:第一在于阐释博物馆文物的内涵;第二更关键,他们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代言人,他们讲解水平的好坏,决定了博物馆的形象与魅力。讲解员要做到拥有“一桶水”,而讲解时往往只取“一瓢饮水”。武侯祠博物馆正在开展对讲解员的培训和提升,把研究成果交给他们,让他们去传播三国文化的成果。这非常好。要坚持,可以一年一次。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来武侯祠参观。他问讲解员,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坐过几次车,骑了几次马?这说明他读三国很仔细,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细节,也引起他的注意,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观点。我在武侯祠曾经为邓小平、王震、李先念、李瑞环、杨振宁等人讲解过。记得为先念同志讲到张松献地图时,他突然发话,说是张温不是张松。我善意提示他后,在休息时他承认是自己记错了;他还告诉我们:“‘文革’期间周总理下过死命令,谁破坏武侯祠,就杀谁的头。”在为李瑞环讲解岳飞手书《出师表》时,指出这幅字并非岳飞所书,大概为明朝人托名伪作。李瑞环看得很仔细,得出了“伪而不劣”的评价。有意思的是杨振宁,他注意到武侯祠悬挂的木质对联,他以物理学家的眼光指出,应该在木匾背后加个木梁,可以减少木匾的变形以及伸缩。

一个讲解员,必须熟悉文物的现状陈列,熟悉保管、研究现状,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可能使博物馆的人文精神得到弘扬,才能使博物馆焕发出的活生生的美,净化着大众的心灵,纯化着人们的精神,提升着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蓝
点击阅读更多【三国文化】新闻
大型实景剧《赤壁·借东风》首演 游客沉浸式梦回三国
大型实景剧《赤壁·借东风》首演 游客沉浸式梦回三国
湖北武汉、咸宁等6个城市结盟发布三国文化主题线路
湖北武汉、咸宁等6个城市结盟发布三国文化主题线路
蜀汉揽胜三国文化遗存调查精选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展
蜀汉揽胜三国文化遗存调查精选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展
谭良啸:让博物馆成为群众的精神粮仓
[下篇文章] 巴伐利亚传统融合异国风情 希望慕尼黑啤酒节在成都也成为传统
[上篇文章] 2014亚洲最大特许经营展会中国特许展·成都站到成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