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锦江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做生态文章 建精品城区
2014-06-18 08:43:3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政务信息 

4月22日,锦江区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通过,《意见》中,“生态”一词频频闪现,并以自我加压的方式,让“生态”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率先构建中心城区现代节能环保服务业园区,力争2016年环保产值由2013年的3%提高至6%;进一步优化综合考评机制,将生态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作考评分值提高到重点工作加分20%以上……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目标拨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弦。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不断融入科学发展当中,回望锦江区的生态发展之路,连绵悠长。“2009年,锦江区提出建设‘精品城区’,生态型就是她的前置条件,”锦江区主要领导介绍说,在此之下,将生态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出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了锦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体系和推进步骤。

“预则立,不预则废。”立足生态,锦江区的发展有了更明晰的方向,特别是在产业选择上,更多了几分谨慎和睿智。建立符合国家生态区特质的循环高效经济增长体系,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向集约化、高端化、生态化、低碳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型迈进,在产业发展上勇于做“加减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城市形态向“高层次”转型。“建设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早在2007年,锦江区就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中心商业商务区的优势,依托“一个核心区、两条经济带、三大功能板块、四个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建设带动全市、辐射中西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目标。在此构想之下,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大力推进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传统服务业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2013年,锦江区产业结构优化到0.1:14.7:85.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3.94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18万元/吨标煤,以“1+4”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产业结构体系已经形成。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丽 冯立 罗梦露 陈方耀
点击阅读更多【生态】新闻
广东公布12个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预超40%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全国生态日:杭州“西湖龙井”生态警务保护基地揭牌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百湖之市”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青海与上海签署协议共护长江源头和入海口生态环境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黄河岸边“天鹅湖”已成为山西多地的生动景象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69种
[下篇文章] 央行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 成都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接到通知
[上篇文章] 法国安盟集团成都情缘:总部选择成都成就行业第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