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文脉的老街 文庙中的成都文脉
2014-08-16 13:39:1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在成都,许多人知道文庙前街、文庙后街,文庙街口的石室中学建有石室书院纪念馆。在我看来,这是一条流淌着成都文脉的老街--公元前141年前后,汉景帝刘启任命安徽庐江人文党翁(简称文翁)为蜀郡守,文翁选了一些青年,亲自为其开课讲经,建筑石室藏书。从那以后,成都的文脉便像滔滔江水般绵绵不断,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豪。

其实,文庙街文脉之昌盛,何止于文翁石室--老成都三个文庙,有两个在文庙街(成都府文庙在文庙前街,华阳县文庙在府文庙侧的何公巷)。文庙街隔壁不起眼的小巷骆状元巷,住过光绪末年状元骆成骧,他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清人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除了记载华阳文庙、成都文庙,还说成都大街小巷上的诸多的文昌宫,文昌宫供奉的虽是文昌,崇文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说起来,中国文庙的历史,要从孔子说起。公元前479年,孔子与世长辞,次年,鲁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而且又是影响最大的曲阜孔庙。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亲临曲阜孔庙祭孔,开帝王祭孔先河。北魏时期,孝文帝于489年在山西大同立“先圣庙”,是孔子故地曲阜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孔庙。从此,孔庙开始走向全国。与孔子生前到处被驱逐不同,各地纷纷将孔子迎请供奉,至清末,全国文庙数量达到一千五百六十多所。

走进文庙,首先赫然的是入庙禁令,“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这个“下马碑”是给参拜者的“下马威”,无论职位财富、名气身份,来到文化圣地,焉能放纵。

文庙建筑主体中轴对称,层层递进。从南至北依次为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崇圣祠。宫墙是处于文庙最南端的建筑,也称为“万仞高墙”或者“数仞宫墙”,形态相当于照壁,但文化含义肃然。出自《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也”。古代一仞为七尺,万仞何其高也,司马迁在评价孔子时赞叹:“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象征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子至高的人格魅力。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小波
点击阅读更多【文庙】新闻
全国罕见 青白江区城厢镇武庙的地位竟比文庙高
寻找“最美川西文庙” 郫县唐昌文庙书香千古流芳
都江堰文庙建成全国首家全景数字博物馆
成都文脉的老街 文庙中的成都文脉
[下篇文章]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正式成立 “抱团”迎接金融创新浪潮
[上篇文章] 2014成都国际游艇展内陆地区首个国际游艇展下月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