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拿到优待补贴了,多亏了新一届村委会及时给我办理。”日前,大邑县安仁镇新和村7社的雷志均大爷在领到农村义务兵老年优待补贴金后感慨地说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村对症下药,抓强班子建设,整顿转化工作取得了初步实效。新和村的变化只是大邑县2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变化的一个缩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大邑县针对2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开出“药方”——抓班子、抓培训、抓帮扶、抓保障、抓制度,为基层党组织“强筋壮骨”,使22个村(社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大邑县按照分类施策原则,通过内举、下派、外聘、回请等形式配齐配强2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优化调整了3名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同时,对有厌倦畏难情绪的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开展了谈话谈心。
“除抓班子、抓培训、抓帮扶、抓保障外,大邑县还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大力推行 ‘五账法’走基层,建立和完善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大邑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五抓”措施,全县2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