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4:产业集群和园区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一、二、三圈层产业发展的明确界定,以及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全市各区(市)县的民营经济正围绕主导产业,实现聚集发展、成链发展、关联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例如,彭州市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新规划相结合,采用“商会办园区”“商会管理园区”“商会办家庭车间”的创新模式,促进了家纺服装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武侯区的中国女鞋之都,已培育出以鞋业尤其是以女鞋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郫县依托“郫县豆瓣”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建设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带动周边地区的川菜产业功能区。
亮点5:进出口贸易步伐加快
成都民企对外进出口项目增长迅速。2013年民营企业进口额为47.03亿美元,同比增长44.36%,占全市进口额的25.13%;出口111.96亿美元,增长14.05%,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出口增幅9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额的35.11%。2013年,成都市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值达到158.99亿美元,同比增加21.61%。
亮点6: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意识增强
成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光彩事业,已成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去年全市参与公益慈善捐赠的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达674个,同比增长113.3%;其中私营企业数量为493个,同比增长647%。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公益慈善捐赠的总金额达3179.4万元,同比增长130.6%;其中私营企业的总金额达2683.57万元,同比增长2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