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市201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成都民营经济呈现越来越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2014-10-20 15:01:45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关键词

专家建言

李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创新驱动 民企还应高度重视

从2007年开始,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萍就关注成都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多次参与成都民营经济的调研活动。她认为,总体上来看,成都民营企业发展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社会贡献日益增强。但成都民营企业发展中尚存在主体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高、抱团发展意识欠缺等问题。

“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还值得民营企业重视和加强。”李萍称,今年7-8月,她专门组织了一次成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远不及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她认为,创新驱动对广大民营企业来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出台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将企业发展引入创新驱动的新模式。

李忠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走出去”发展  民企还应更大胆

省社科院研究员李忠鹏是参与此次成都民营经济发展年度报告调研的专家之一。 结合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李忠鹏对成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表达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目前成都民企无论是“走出去”的意识、意愿还是投资规模、盈利能力,与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而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产权清晰、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企业家勇于创新开拓。因此,民营经济应当遵循产业国际化发展规律,按照“跳出成都、发展成都”的思路,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实现“闯天下”与“强成都”的有机统一。

虽然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成都民营企业尚存在实力上的差距,但拥有“中间技术优势”“低成本熟练劳工优势”。成都民营企业在一般制造领域掌握了大量中间技术。通过境外投资,将成都民营企业“中间技术优势”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可以延长成都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寿命周期,获得更多利润。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杨富
点击阅读更多【民营经济】新闻
首届“新时代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论坛”在成都举行 为民企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成都市青羊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创新思维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优化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成都市青羊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创新思维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优化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邛崃银行机构对接121家小微企业 发放贷款1.34亿元
青羊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四张清单”“三项服务” 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成都高校学生代表新津民企行活动举行 重走希望路,放飞创业梦
成都高校学生代表新津民企行活动举行 重走希望路,放飞创业梦
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聚焦“三大产业” 实施“三大工程”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加大科技创新全心全意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
成都市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实施“五大”行动 搭建“六大”平台 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篇文章] 成都征集有趣历史故事发掘历史人物 让城市文化变得鲜活
[上篇文章] 成都城东沙河堡新客站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第一、四批次建设项目获批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