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系起初招不到学生
当年华西的医牙学院以医牙科楼为教学楼。华西的医科在社会上声誉很高,华西牙科是我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1907年,加拿大人林则作为第一位由教会派到中国来的牙医传教士,在成都四圣祠街开设牙科诊所,为很多患者解决了口腔疾患,他的工作得到广泛认可。教会1911年又派遣牙外科医生唐茂森来成都与他一起共事,牙科诊所改为牙症医院。1912年,林则和唐茂森招收当地人邓真明和刘仲儒来牙症医院当助手,也学习牙科修复工艺学。
1917年,教会派遣美国牙科医师学会会员、加拿大传教士吉士道来成都,加入林则的团队。林则在医科里建立牙科系并出任主任。牙科系成立之初没有招收到一个学生,他们在医科三年级学生中挑选一位学生黄天启,说服他转学牙科。黄是四川青神县人,出生贫寒家庭,母亲在乐山教堂打工,他进入当地教会办的小学读书,后考入华西协合高级中学、华西协合大学。黄天启不愿意读牙科,林则等告诉他,如果他在牙科系毕业,他们资助他到国外攻读博士,黄天启这才同意转到牙科。1921年,我国第一位牙科医生黄天启毕业,获牙科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担任牙症医院副院长。1923年底,唐茂森为黄天启募得留学经费。1926年,黄天启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牙学院留学,成为我国第一位牙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