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2014-11-14 14:50:2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行走在成都的街道上,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除了餐馆和商店,最多的便是茶馆了。茶馆有大有小,有露天的也有室内的,有简朴的也有高雅的,人气都还不错,显然,泡“茶馆”已成为成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成都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体现。在李劼人的笔下,自然也少不了成都的茶馆。

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茶馆又称“茶铺”,李劼人名作《暴风雨前》中,当年老成都的茶馆被李劼人称为成都的“特景”:“茶铺,这倒是成都城内的特景。全城不知道有多少,平均下来,一条街总有一家。有大有小,小的多半在铺子上摆二十来张桌子;大的或在门道内,或在庙宇内,或在人家祠堂内,或在什么公所内,桌子总在四十张以上。”

“茶铺,在成都人的生活上具有三种作用:一种是各业交易的市场。货色并不必拿去,只买主卖主走到茶铺里,自有当经纪的来同你们做买卖,说行市;这是有一定的街道,一定的茶铺,差不多还有一定的时间。这种茶铺的数目并不太多。”文学评论家张义奇举例说,今天成都的“耍都”曾有一间茶铺,便是旧时米贩子聚集之地,很是热闹。“一种是集会和评理的场所。不管是固定的神会、善会,或是几个人几十个人要商量什么事的临时约会,大抵都约在一家茶铺里……”张义奇说,位于人民公园内、至今仍然生意红火的“鹤鸣茶社”,过去曾是教师的专属聚会场所。“另一种是普遍作为中等以下人家的客厅或休息室,不过只限于男性使用,坤道人家也进了茶铺,那与钻烟馆的一样,必不是好货,除非只是去买开水端泡茶的,则不必说了。”张义奇告诉记者,成都有不少大众化茶馆是袍哥所开,袍哥聚会在茶馆常见,所以成都茶馆文化向来与袍哥文化联系密切。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李劼人】新闻
李劼人:方言写活老成都 友善助人传佳话
菱窠路小学举行参观李劼人故居文化活动
名人故居串起成都文化游 李劼人故居修旧如旧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成都城市格局百年如一 老古迹在李劼人笔下甚是鲜活
东大街、三圣巷、总府街一条条老成都街道 在李劼人笔下活了起来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下篇文章] 大邑县知名画家志愿者“下基层” 为鹤鸣乡牟家营村山村“文化长廊”添美丽画作
[上篇文章] 成都成温立交桥与二环路高架预计本月底连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