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学国学读经典专家访谈 胡昭曦:蜀学的渊笃与健雄
2014-12-06 11:43:1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胡昭曦(以下简称胡):公允地说,蜀学研究在近二三十年有明显兴起。我认为蜀学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巴蜀地区自西汉迄今的以儒为主、融汇佛道的学术文化,更多的人逐渐趋向于这种解释。研究蜀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跟中华学术文化的关系。狭义的蜀学指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如果只认为以三苏为代表的学问才是蜀学,是局部的、地方的蜀学,或说成为一个学派的蜀学,这种观点就值得商榷。蜀学是一个比较完整、明显、强大的地方学术,是中华学术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哺育了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也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解释蜀学?这涉及一个时间、空间的界定。空间,主要是巴蜀文化地区,即大四川版图区域的学术文化,包括了地方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根据学术界的看法和我们的研究,蜀学主要指巴蜀哲学、史学、文学、经学、宗教等,重点在于思想、理论方面。时间上,蜀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缘自西汉蜀守文翁,西汉景帝末年文翁担任蜀郡守,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地方学校,自此蜀中学风大振,“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所以,西汉至今的涉及巴蜀文化的研究,就是蜀学的时间概念。这也是我们对“广义蜀学”的诠释和界定,涵盖了巴蜀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 北宋时代,以“三苏”父子、黄庭坚、秦观、张耒等为代表的蜀学更是大放光彩,蜀学与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构成北宋学术的三大流派。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蜀学】新闻
学国学读经典专家访谈 胡昭曦:蜀学的渊笃与健雄
[下篇文章] 青白江区公安分局以“一流警队”创“平安青白江”
[上篇文章] 青春护航进郫县实验小学校园 开展“以案说法”教育活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