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国际著名诗人洛夫:成都有种很奇妙的文化品质
2014-12-07 14:11:2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经历,洛夫回忆说:“大概是1990年,我那天为去一个地方而坐了一天的车,回来以后我就去了杜甫草堂,第一次去感受一位远古的大诗人,也是我一直都很敬仰的一位大诗人。杜甫的草堂好像只有成都有,当年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流落到成都,草堂是友人严武为他而建,我相信当时的草堂一定非常简陋,可是他的最重要、最经典的200多首诗却都是在成都所写。所以,我一踏入成都杜甫草堂,就有了种历史的感觉,仿佛是进入到一部诗歌的历史。我认为杜甫不仅仅是唐朝诗歌集大成者,而且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新历史的重要见证人,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诗圣!他在达到诗歌艺术成就的极致高度时,仍满怀关心民生、关心下层社会的人文主义心境,我觉得这样既有诗歌艺术成就又关心大众生活的诗人真的很少。所以,我写这首诗,首先是同我仰慕的诗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再者是唤醒大家对这位伟人的敬仰。”

解读长诗《漂木》

呼吁诗人追求天人合一境界

洛夫出生于湖南衡阳,早年赴台湾,1996年,又移居加拿大温哥华,此后,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越发强烈。尽管年事已高,仍坚持每年回国一段时间与亲友相聚,此外,“乡愁”也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常见主题。在他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题名的著名三千行长诗《漂木》中,不仅“乡愁”流露于字里行间,而且极具美学与哲学意味。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诗歌】新闻
覃乙峰:北林绿道(组诗)
龚学敏新诗集《纸葵》出版发行 与古蜀文明“时空对话”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曹纪祖: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
遂宁射洪 万人吟诵抒豪情 诗意遂州唱新声
《与诗相约》出版首次集结《星星》历届年度诗歌奖获奖作者代表作品
张清伟:在春天想起故乡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下篇文章] 爱尔兰舞剧《大河之舞》二十周年特别纪念版在成都锦城艺术宫上演
[上篇文章] 因为女友与同伙的暧昧“难兄难弟”反目 龙泉驿盗车团伙覆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