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画很“走心”
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之所以选择以抽象画为课程的切入点,苏老师解释说,抽象画虽然比较难懂,但门槛低,对绘画水平没有什么要求,学生容易进入,也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稍加点拨,大家就能找到绘画的感觉。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确在短时间内就画出了许多比较难懂的作品。
而从心理学上来看,王老师表示,之所以让同学们给自己的画作起名字和进行解释,是因为通过名字和解释,可以从色彩、线条去解读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
“抽象画是一种‘走心’的艺术,没有绘画技术的好坏,完全是自我无意识的直接表达,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王老师说,同一段音乐,每个人的感受却千差万别,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绪在心中缠绕,心理健康就是要把消极的情绪疏导出来,积极的情绪激发出来,而绘画表达本身就具有宣泄情绪、疏解压力等功效,本身就是一种治愈,同时,创作的过程能够唤醒同学们的生命力,帮助大家重新认识自我,在课堂积极的引导中重建内心世界。
树德中学副校长张晓华表示,学校之所以推出这样的德育新课型,是因为学生的某些心理状态或者问题本身就比较复杂,没有美术老师的引导,学生无法创作出表达自我的抽象画,没有心理老师的专业指点,学生就只是画了一张画,内心得不到提升,因此这样的结合是必然的。据了解,未来,树德中学在学科教学中也计划推出这样的课堂,目前正在研究历史和地理课的学科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