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新津县兴义镇鱼菜共生科技示范基地 鲜活菜品春节端上桌
2015-01-06 19:40:4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我们正在加紧筹建主题网站和网络微店,以消费者支持模式(CSA)实行会员制,为高端消费群体会员开展全程冷链配送商品鱼和蔬菜。预计春节前,鱼菜共生的鲜活鱼类和蔬菜就能端上广大市民餐桌。”新津县渔耕田农场场长陈斌告诉记者。据悉,该基地为全省首家采用鱼菜共生新型复合耕作体系的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新津县兴义镇鱼菜共生科技示范基地。新建成鱼菜共生生产大棚内,既没有土壤,也不使用化肥。鱼吃鱼粮产生的粪便经过初步处理被引向末端16个注水口,注入一排排长条形的蔬菜水培池,通过消化细菌将粪便转化为氮肥,从而供给蔬菜的生长。与此同时,经过蔬菜、瓜果吸收后的水体重新回流到鱼池,重新为鱼群带来干净的水源。

采用这种栽种方法,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营养充沛,生长速度是传统土壤栽培的2倍左右,而不足600平方米的鱼池养殖力相当于传统养鱼方式5亩以上的水域面积。据介绍,兴义鱼菜共生科技示范基地是新津县从澳大利亚引进新技术建设的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由成都鱼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兴义镇岷江村规划建设,占地面积30亩,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共分为9个基础生产单元,包括7个生产单元、1个蔬菜育苗单元和1个鱼苗生产单元,每个单元面积约14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基地可年产商品鱼2.8万公斤、蔬菜16.8万公斤。

陈斌表示,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陈斌说,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耕栽培系统,由微生物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碱,进而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采用该项技术的蔬菜瓜果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种植蔬菜不打药、不施肥、无添加;同时,鱼菜共生也减少了养殖渔药的使用,甚至可实现不用,鱼和菜都可达到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谭雨 李自强
点击阅读更多【现代农业】新闻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韩国农业学家李东宣(LEE DONGSUN)云南逐梦17年:“只为研究一粒稻”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2年江西(吉安)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暨第十届赣台基层农会交流恳谈会举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成都首批8334箱菌棒出口欧盟 农业对外开放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金阳青花椒白魔芋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简阳市德青源现代蛋鸡产业示范项目开工投资10亿元
[下篇文章] 成都电动车上牌预约电话是多少?交警一分局85130122单位可预约交警上门集中办牌照
[上篇文章] 郫县力促物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物业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