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
阅读推广机制亟需构建
“乡村公共文化重建”这一愿景看似宏大,作为“3+2读书荟”目前的掌舵者,李佳却意外地没有“野心”。“我们并不急于推广某种模式,当下的目标是让每一个项目都要有价值和成效,产生示范效应,使其在成都各区(市)县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李佳坦言,阅读培养本就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实现乡村文化生态的重建仅靠单方面的力量短期内是无法完成的。
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李佳发现目前农村阅读推广在资金投入、参与意识等方面仍然面临重重困境。“根据圈层经济实力、距离远近,购买流动书屋服务的费用也不同,分别为一圈层2.5万/年、二圈层2万/年、三圈层1.5万/年。”李佳算了一笔账,流动书屋运行一年的成本为一个点位2.5万,按目前15个点位计算,“读书荟”每年需要补贴10万元左右。
目前,“3+2读书荟”的收入来源主要为三个部分,社会捐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收入以及文创项目收益。“去年托管农家书屋成功入选成都市民政局主导的公益创投项目,获得了1万元的资金支持。”李佳表示,这是一个有益支持,但项目有效期只有一年,作为需要长期投入的公益项目,希望项目资金支持期能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