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有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秀水河”。每天清晨,这位锦江区基层的城市管理者都要和同事一起,沿着河道开启一天巡查之路。“每天来回16公里的水路,走着相同的路,来到相同的河,每天都要看看河道里有没有漂浮物,看看岸边有没有丢弃的垃圾,再看看河道栏杆有没有破损……”一旦发现问题,老王都要把它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并迅速上报,快速处置。
在水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路上,成都走得坚决而坚持。
而此时,成都全域正全面启动包括河渠污染治理在内的“四改六治理”专项行动。治水、管水,成为成都新一轮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中重要的一个棋子。按照成都思路,成都要用3年—5年的时间,让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有序。更为关键的是,那些还居住在棚户区和城中村的人们能迁入新居,那些老旧院落能在治理中一点一点有了新颜和生机……
这是成都的愿景,更是市民的愿景。
棚户区改造
计划改造10.36万户
让更多人有新居
按照成都改造棚户区的设想和思路,成都力求逐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在“四改六治理”专项行动中,成都确立3年计划,在这份“时间表”中,成都力求2015—2017年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10.36万户,改造面积1946万平方米,并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扩大融资规模,优先改造项目地块为绿地、公建配套用地,或者地块内现有房屋经鉴定为影响安全必须拆除的危房居住区及其他建筑物。各区(市)县政府统筹组织实施,积极推动其他类型的棚户区改造,争取在五年内基本消除棚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