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该数据得出,女性长寿人数比男性多,乡村长寿老人比城镇多。年龄最长的女性是家住天府新区的付素清老人,2013年是116岁,老人的长寿要旨是饭量不大,爱吃肉,更喜欢吃粗粮,好动、心态好。最年长的男性是家住温江区的唐志渊老人,2013年是114岁,老人的长寿要旨是运动、规律生活,心态乐观。
都江堰有百岁老人76人,是全市百岁老人最多的区域。当地有一句谚语:六十岁老人比较小,七十岁老人不算老,八十岁老人满街跑,九十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为什么这里的老人如此长寿?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主任董碧蓉教授带队,对都江堰进行了一次长寿老人健康调查,100余位调查人员对该地90岁以上老人进行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70例,男性279例,女性591例,形成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并建立了都江堰长寿老人基因库。调查发现,都江堰的长寿老人很少服药,心态好。结合国内外专家研究得出结论:长寿没有统一养生食谱,动养静养两相生,心态平和者长寿,环境对长寿很有影响,长寿区海拔一般在1500米以下,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对长寿有影响。
从成都市百岁长寿老人分布图发现,城区的百岁老人逐渐增多,金牛区的百岁老人达66岁,是成都市主城区百岁老人最多的区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都市型长寿正在成为新的长寿人口发展趋势。成都百岁老人的人口占比位居全国前列。1982年,成都市百岁老人的数量仅57人,2012年达到770人,30年间增长13.5倍。到2013年,762名百岁老人中有328人生活在城市,占比43%。都江堰百岁老人中,有一半生活在城区。
本报记者 阳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