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并举
提高抗风险能力
老杨记得,1990年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几头猪。养猪,成为种地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猪的粪便作为农家肥还田,这就是最初的种养循环。”宝石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罗洪成说。
2000年以后,因为大量人口外出务工,老杨就流转了不少土地,种上了23亩玉米和8亩蔬菜。拿玉米作为青饲料,可以满足50头猪的食用,而养猪的粪便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给蔬菜施肥。“这个比例刚刚好,地少了,饲料就少,猪的数量就少,总利润就上不来。”老杨说。
不光是老杨。这种“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认可。现有的2000多户养殖户中,如老杨规模的就约占三分之一。
“这些养殖户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50-150头猪,20-30亩地,两三个劳动力刚刚可以忙得过来。”罗洪成解释说,玉米被当地人称为“懒庄稼”,配合小型的粉碎机等设备,需要的劳动力较少。而且自供饲料不仅降低养殖成本,还多了蔬菜这个出路,即使在猪价走低的时候,养殖户也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