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锦江区10大行动深化“四改六治理” 加快建设“精品城区”
2015-01-14 23:23:5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实施垃圾直运,拆除紫东楼、兰桂坊垃圾中转房和清安街垃圾中转站,灵活有效地完成辖区垃圾收运工作,并有效地降低因垃圾转运过程中存在占道、气味、噪音等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问题;利用现有的街道功能布局,建立市容秩序分类管理机制,实现了规范精细管理;对机动车非机动车按照A、B、C类(管理难易程度),实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类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提升交通环境质量;建立“公约”制度,实现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居民、商家自治转型;制定了“示范片区”建设管理标准、管理办法和监督考核办法,规范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监督考核,实现从规范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升级。

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引导居民自治、商家共治

“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人成都”的重要抓手,它凝聚人心、汇聚共识。而在这些深层考量与深层决策的背后,更体现着一座城市“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的为民意识,是一座城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它的顺利推进,则来源于推进工作中坚持的“群众主体”指导思想,使改造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商家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支持。

顺应群众呼声

优先改造反映强烈的院落

东华正街33号院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3栋5个单元61户居民。70岁的冯本超是1栋2单元的居民,早上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是他曾经每天必做的事。然而,几年前楼下多了两家餐馆,不仅每天煎炒烹炸,还私自修建了烟囱,每天排放出大量油烟。冯本超从此再也不敢开窗了。他还曾苦中作乐的写了一首打油诗:“外墙化着‘烟熏妆’,一年四季不开窗。衣服常年晾屋内,空调敢买不敢装。”

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青年路社区将情况反映至盐市口街道。盐市口街道当即会同区食药监局、人民东路派出所、盐市口工商所等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治理。经整顿,2014年9月,两家餐馆转型为了超市,修建的烟囱也进行了拆除。“空气好,身体好,心情就更好了。”冯本超乐呵呵地说。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杜涛
点击阅读更多【四改六治理】新闻
成都市金牛区6月底前拆除所有楼顶违法招牌
成都2016年改造棚户区1.6万户“黑化”中小街道220条
金堂县不到一年时间完成70个老旧院落改造覆盖全县10个乡镇
成都高新区“四改六治理” 一场以民意为本的民生实践
成都四改六治理推进架空缆线下地 金陵横街、电信南街、倪家桥路等71条街道告别“蜘蛛网”
没有合法手续 武侯区簇桥街道龙井社区簇桥广场居然变商场
温江区加大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治理力度
新都街道四改六治理 硬件档次上去了 居民腰包鼓起了
[下篇文章] 都江堰市经济开发区华都公司签下关键设备5亿大单
[上篇文章] 两家世界500强携手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落子成都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